走進廣東鼎泰高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檢測車間,一臺臺自主研發的智能裝備正在自動化作業。人的頭發絲直徑約為0.05毫米,而這些裝備生產的鎢鋼鉆針直徑最小可以達到0.01毫米,并且還可以在如此細的鉆針上開出螺紋溝槽。
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這不光是做學問應有的執著,也是企業轉型升級應有的耐心。”回顧十余年來堅持科技創新,從“制造”走向“智造”的歷程,鼎泰高科董事長王馨感慨。5月17日,“高質量發展調研行”采訪團走進東莞市兩家制造業企業,探尋“世界工廠”的制造業轉型升級之路。
作為一家專注于PCB(印制電路板)微型刀具研發、制造的公司,在電子信息產業鏈中,鼎泰高科屬于生產配套企業。其生產的鉆針、銑刀是加工制造PCB的專用耗材,PCB被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、5G通信、汽車電子等領域。

圖為王馨(右三)向采訪團介紹鼎泰高科的新產品。程遠州攝
“2013年我們剛在東莞設廠時,趕上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大發展,PCB微型刀具需求大增,錢很好掙,最高時一支鉆針可以賣到100多元,是現在的幾十倍。”王馨說,“但隱患也越來越大,隨著PCB產業向高密化、高性能化發展,對微型刀具提出了更高要求,而我們的生產設備全靠進口,必然會在高端市場上受制于人。”擺在面前的,只有一條路可走——開展核心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,向產業價值鏈上游攀升。“得知我們也在做裝備研發后,國外廠商就不再愿意賣給我們機器了,相當于斷了我們退路。”被王馨“挖”來的研發部經理李政感嘆,“走自主研發這條路,走得很艱難,但狹路相逢勇者勝”。鼎泰高科的研發團隊“日拱一卒”,逐步攻關一項項技術,實現一個個核心零部件的國產替代,邊研邊用邊改進,最終完成微型刀具生產設備、涂層設備的全部國產化、智能化,在降低加工成本的同時,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良品率。“我們研發的高精度四站磨削機床,不僅實現了國產替代,而且制造成本僅為進口設備的1/3。”李政說。

圖為鼎泰高科生產車間里自主研發的微型刀具生產裝備。程遠州攝
惟創新者進,惟創新者強,惟創新者勝。多年的堅持獲得了豐厚的回報:如今,鼎泰高科已經成為為PCB、數控精密機件等領域企業提供工具、材料、裝備一體化解決方案的企業,從賣產品,變成了賣裝備、賣方案;其全資控股的廣東鼎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。今年,鼎泰高科入選了國家級第八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。王馨介紹,目前鼎泰高科正全力打造“工業4.0”制造企業,建設智能化“無人工廠”,力爭實現智能制造的跨越式飛躍。
來源:央視新聞客戶端
聲明:我們尊重原創,也注重分享;文字、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轉載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號立場,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,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,謝謝!
【返回】